来源:人民网 原创稿
人民网北京12月20日电 (焦磊)病人在家就能线上问诊,医生远程签署电子处方、电子病历;职者无需到场,线上面试后直接签署电子劳动合同……近年来,电子签名技术飞速发展,串联起生产、生活各个场景。
日前,国际调研机构IDC发布的《2021年中国电子签名解决方案市场份额》报告显示,2021年,中国电子签名软件市场规模为7332万美元,同比增长31.7%。同时,IDC预测,2026年中国电子签名软件市场规模将达到约2.4亿美元,未来5年的市场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6.4%。
据了解,通过人脸识别、以及身份证、银行卡、手机号等多要素身份验证技术,电子签名可以确保签署者的身份真实。在签名时,则通过签署密码、短信密码校验等方式确保签署者的意愿真实,并通过数字密码、时间戳等技术来实现合同内容的私密性。
目前,国内电子签名行业发展已初具规模,基本覆盖金融保险、数子政务、医药医疗、房地产、教育、人力资源等行业。杭州天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金宏洲认为,进入数字化时代,电子签名是政务、商务乃至个人事务数字化转型不可或缺的环节。随着市场规模的持续上升,电子签名将是产业数字化时期的新蓝海市场。
从国内来看,自2005年《电子签名法》实施以来,相关法规及政策陆续出台,电子签名、电子签章等数字化基础设施迎来机遇。近几年,相关部委多次发布各类政策指引性文件,推动完善电子合同、电子印章、电子签名等数字应用的基础设施。
业内分析认为,我国电子签名行业市场尽管处于增长期,但其整体渗透率仍然停留在10%以下。下一步,统一技术标准、规范合规体系的建立,以及推动电子签名跨平台、跨领域互通互认将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。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1@foxmail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ashen2.com/45370.html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ashen2.com/45370.html